沈阳“青科”领衔绘科创美丽画卷_火狐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IOS_下载手机版在线登录

产品中心

沈阳“青科”领衔绘科创美丽画卷
来源:火狐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IOS    发布时间:2025-10-20 23:01:27

产品详细

  3米高的银白色数字控制机床正平稳运转,机身侧面的智能切削力采集系统闪烁着淡蓝色指示灯,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切削力、转速、温度等数据。

  隔壁的AI数据实验室里,电脑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清晰呈现着不同零部件的切削路径,几名20多岁的研发人员不时提出优化建议。

  32岁的首席技术官王玮楠带领团队历时5年攻关,近期完成了智能刀柄切削数据AI诊断项目研发。该项目的核心成果——智能切削力采集系统(以下简称“智能刀柄”),能实时量化机床加工数据,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核心支撑。

  该公司创始人张珏说:“青年团队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引擎,这群30岁左右的工程师,用坐得住冷板凳的执着,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们的较真劲,比任何技术都珍贵。”

  新嘉合青年团队的科技攻关经历是沈阳近年来科创事业发展的生动体现,“十四五”时期,沈阳构建了“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空间格局,以科学技术创新赋能城市发展。

  据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国际合作处处长张慧颖介绍,“一城一园”即沈阳浑南科技城和沈北科教融合园,是全市科创空间建设的重要依托,旨在塑造沈阳创新发展的“南北两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沈阳的3个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全市科创空间建设的主阵地和战略支撑。

  分布在全市的37个科创组团则是科创空间的基本面。各科创组团制定了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和模式,着力搭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技术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全方面提升科学技术创新策源能力和成果承接转化能力。

  张慧颖介绍,“十四五”期间,沈阳浑南科技城构建了先进材料、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数字文创、新能源“5+1”现代化产业体系,沈北科教融合园定位为新兴起的产业策源地、动能转换新高地、青年人才聚集地。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3个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创意、新材料、新能源3个特色产业,谋划布局未来制造、未来空间、未来健康3个未来产业,形成“3主导+3特色+3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含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等八大重点发展产业链。

  在沈阳沈北新区,杜天之创建了“多有青年社区”,这是一个以“共创·共享·多有”为核心理念,服务大学生科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生态平台。

  社区依托V-Park青年科创园等12家创新创业载体,聚焦AI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汇聚了来自东北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52所高校的青年科研与创业力量,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加速器。

  “东北大学团队的粼动仿生机器人项目在社区撮合下,与企业达成合作,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这样的案例在这里比比皆是。”杜天之表示,“多有青年社区”是在沈北新区政府支持下建设的,对于刚走出校园的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创业者而言,多有平台懂得他们的“痛点”,社区助力高校科研创业团队从校园顺利过渡到社会,实现持续发展。

  从学术研究走向市场应用,许多高校师生团队常面临、缺乏渠道、缺少商业化经验等难题。“多有青年社区”通过提供创业导师辅导、概念验证支持、知识产权申报、融资路演与企业注册等全流程服务,帮他们完成从科研成果到市场产品的转化。

  同时,该社区还与多所高校共同成立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为大学生提供项目孵化、实训实习与成果展示平台,打造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的新样本。如今,社区里集聚的这些青年团队的创新项目已在多个领域实现成果落地,在产业化道路上稳步前行。

  “多有青年社区”副总经理翟玮介绍,自2022年成立以来,社区已经成长为集科学技术创新、文化创意、成果转化与青年生活于一体的开放式青年生态,为沈阳打造了一个充满创造力与温度的青年科创高地。今年,该社区还举办青年创新市集等活动,成为沈北新区青年文化活动的特色品牌。

  像“多有青年社区”一样,“十四五”以来,慢慢的变多的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力量正深深扎根在沈阳的科创版图中,汇聚科技之火的澎湃能量。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负责这个的人说,沈阳扎实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连续5年进入全世界创新集群百强城市,连续4年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晋位升级,2024年首次跃居东北地区首位。

  沈阳现有各级各类科学技术创新平台1724个,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1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3个;备案中试基地69家,基本形成了创新平台、验证平台、中试平台、孵化平台、服务平台等较为完备的平台体系。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太行实验室辽宁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相继建成运行,超大型深部灾害物理模拟设施等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科技源头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十四五”时期,沈阳还攻克“五轴加工中心”“光刻涂胶显影工艺”等“卡脖子”技术问题270个,研制出“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9兆瓦级大型海上平台压缩机等一批大国重器,9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全市专利授权量26435件。沈阳培育科技型企业28936家,其中独角兽(含潜在、种子独角兽)企业15家,雏鹰瞪羚企业284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家,形成独具活力的科创景观。

微信

火狐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IOS

邮箱:1289285234@qq.com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平洲工业园胜利南路2号

Copyright © 2021 火狐体育全站app官网入口IOS All Rights Reserved
top